欢迎您来到机电设备采购平台!
首页 >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南华分局关于2024年12月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南华县龙川江流域沙桥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一期)-审批信息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南华分局关于2024年12月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南华县龙川江流域沙桥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一期)-审批信息

  • 收藏
  • 打印
  • 字小
  • 字大+
信息时间:
2024-12-02
招标文件下载
我要报名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分局拟对南华县龙川江流域沙桥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2日—2024年12月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传真):******
通讯地址: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南华分局 邮编:675200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环评机构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
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南华县龙川江流域沙桥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一期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沙桥镇、龙川镇******管理局******有限公司南华县龙川江流域沙桥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一期主要建设内容为:在毛板桥水库至灵官桥段沿龙川江河道两侧新建生态护岸,对不符合要求的现状河堤进行修复加高,改建一处交通桥,新建一座农耕桥,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两座以及配套堤顶道路(兼作防洪道路、河道管理道路)、河道疏浚及生态河岸带绿化。
1、生态护岸建设
本项目在毛板桥水库下游至灵官桥段沿龙川江现有河道走向两侧新建生态护岸15.94km(按单侧计)。
2、河堤修复加高
对现状不满足防洪要求的河堤进行修复加高,其中需加高河堤总长度为1458m(按单侧计)。
3、改建、新建桥梁
项目对一座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人行交通桥进行改建,位于河道里程8+080m处,桥孔跨度13m,宽1.5m,净高3.8m;项目在河道里程9+946m处新建一座农耕桥,桥孔跨度15m,宽3.5m,桥面净宽3.0m,净高3.6m,桥面为钢筋混凝土桥面。
4、水质自动监测站
在龙川江沙桥镇与龙川镇乡镇交汇处以及龙川江本项目段终点灵官桥处,共建设2套水质自动监测站,对现场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水质变化,同时通过专用的通讯系统,将监测数据上传至远程的监控中心和托管站。同时配套一套水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5、堤顶道路
结合堤防布置,在两岸堤顶布置防洪道路或人行道,防洪道路兼作机耕路,可满足抢险救灾时的交通运输功能,紧急情况可通车,也是河道内部的一条主要的步行游路。新建防洪道路(兼作机耕路)长10860m。道路建设路面宽度为3.0m(含路沿及墙顶),局 部 路 段 根 据 实 际 调 整 宽 度 , 宽 度 不 小 于3.0m。 其 中 ,l0+000~l1+396采用泥结碎石道路,l1+396~l11+432为彩色沥青路面。
6、河道疏浚
本项目对毛板桥水库下游至灵官桥段龙川江河道不满足防洪要求及河道淤积严重区域进行河道疏浚,河道疏浚所产生弃土弃渣约1.5万m³,转运至弃渣场处置。
7、生态河岸带绿化
通过生境营造、水生动物群落恢复、乡土植物群落恢复等生态治理手段恢复水体生态系统,从而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完善项目区水体生态圈,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项目生态河岸带绿化面积为133617.32㎡。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废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作业面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施工燃油废气。
2.施工期废水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基坑排水、车辆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以及河道底泥渗滤水。
3.施工期噪声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
4.施工期固废
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施工期弃渣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二)项目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采取施工场地围挡、洒水抑尘、文明施工等方式减轻施工作业面扬尘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影响。针对运输扬尘,采取运输车辆车轮冲洗、运输过程采用篷布遮盖、减低车速、对场内交通道路进行洒水抑尘等措施减轻运输扬尘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的不利影响;针对堆场扬尘,采取定期洒水保持堆场湿度措施减轻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不利影响。项目燃油设备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油,施工期间燃油废气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影响较小。
2.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租用周边农户房屋作为施工人员临时宿舍,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农户化粪池处理。基坑排水在基坑中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抑尘、车辆冲洗等;车辆冲洗废水经1.5m³沉淀池(共计4座)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混凝土养护废水经1m³沉淀池(共计8处)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河道底泥渗滤水经2m³沉淀池(共计8处)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项目施工期间无废水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尽量避免高噪声、高振动设备或施工工艺在夜间(22:00-6:00)以及中午休息(12:00-14:00)的时间作业。************居民工作。
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围挡,起到一定的隔声作用。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和高噪声施工机械应尽量远离对声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敏感对象(村庄等)。对施工机械设备及车辆进行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将强噪声设备安装在工棚内,实施封闭施工、半封闭施工。必要时在高噪声源周边设置临时隔声屏障,以减少噪声对四周边界处和厂内声环境的影响。
******居民集中区等声环境敏感区域,途经声环境敏感区域时应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避免由于车辆拥堵而增加周边地区的交通噪声。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对人为活动噪声应有管理制度,特别要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期不必要的人为噪声。
4.施工期固废污染影响分析
为了改善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要求施工中少破坏植被。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开挖土石料,施工弃渣,无法利用的弃土弃渣及时外运弃渣场,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项目依托滇中引水工程在用弃渣场,运距约为15km。施工结束后,及时清除临时建筑及设施,将临时建筑和设施所占用土地恢复原貌。
运输弃土弃渣、砂石料等的车辆应当适量装载、密闭化运输不得沿路泄漏、遗撒。禁止在指定处置场地以外倾倒以上固体废物。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各施工区域设置生活垃圾桶,安排清洁工负责日常生活垃圾的清扫,并收集后转运至最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处置。
二、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河道整治项目,项目建成后无废气、废水及噪声产生。由于本项目在堤顶布设人行道路兼防洪道路,道路旁每隔一定距离布设生活垃圾桶,因此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为堤顶道路垃圾桶所收集的生活垃圾。
此外,本项目新建两处水质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在运行期间会产生少量废酸溶液,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49”,危废代码为“900-047-49”。
(二)项目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建成后堤顶道路两侧生活垃圾桶中所收集的生活垃圾转运至最近生活垃圾收集点与当地农户生活垃圾一并处置;水质自动监测站所产生的废酸溶液经收集后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交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
三、结论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在全面落实本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查看项目详细信息

版权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电设备采购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转载请必须注明机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分享到朋友圈
一天内免费查看信息来源站点

分享成功后点击跳转

注册使用者、商机更精准
姓名:*
手机号:*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已发送(60s)
机构名称:
职位:
供应产品:
评标专家会员
商机会员
供采通会员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抱歉,您当前会员等级权限不够!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请扫码添加客服微信或拨打客服热线 0571-28951270 提升会员等级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关注App
关注App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